您当前位置:大会首页->代表之声
姬孟嘉代表:农业现代化更需人才支撑
作者: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2016-1-11 9:16:21
 

  记者:您提交给大会的建议为什么选择关注农村的人才问题?

  姬孟嘉: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农村40岁以下的人大都不愿留在村里当农民,95后的年轻人不懂种地的情况更为普遍。我们一直说,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支撑,而从这样的现实来看,最有活力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了农村,那么农业现代化靠谁来实现?这真的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记者:为什么您认为农村离不开年轻人?

  姬孟嘉: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需要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来引领,也需要普遍提高农民素质来支撑。否则的话,新的农业技术没法普及,新的耕作方式、种植品种没法引进。尤其是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适应当前发展的农民普遍缺乏对市场、对科技的认识,导致这些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停滞在很原始的状态,经不起市场上的任何风雨,也不会主动在市场经济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在很多人看来,种地这件事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实际上,种好地并不容易,要想从土地获得高收益更难。很多农民都有这样的苦恼,如果只会种农产品中那些价格低廉的大路货,动辄就遭遇卖难问题,而想种植适销对路且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又缺乏技术与销售渠道。这样的矛盾,总的说是产业结构的问题,细化原因,是农业缺乏人才导致的。

  记者:在您的设想中,应该怎样来强化人才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支撑?

  姬孟嘉:我认为要树立人才意识,实施素质工程,让教育改革更接地气,多为提高农民素质做些安排。应该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政策倾斜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投入到兴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中来。

  比如,对于年轻人,顺应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需要,可以主要培养为各类产业工人。而对年龄较大的农民应该主要围绕着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守在土地上的这些人更新意识。还要拿出政策,引导那些积累了资本和经验的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头人。

  对于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发展而言,农业农村需要工商资本进入,尤其需要优秀的工商业人才来引领。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并且在产业提升的过程中农民能增加收入。

  记者:您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一名乡镇干部,结合自身这种经历,您认为农村怎么才能留住人才呢?

  姬孟嘉:大学毕业,我的一些同学选择去了北上广,我选择回村。相对而言,他们的收入可能会比我多,但是我的发展空间一点也不比他们小。但反过头来说,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下,要想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农业、进入农村,显然需要拿出更具优势的条件。因为毕竟人会往高处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就是很多年轻人眼中的“高处”。

  当然,这有待于城乡统筹发展来弥补这个落差。拿就业制度而言,很长一段时期里,政府谈就业、失业问题,只谈城里人,农民不在这个话语体系里,失业保障和农民没有关系。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这显示出要实现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在城乡之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文/本报记者 董立龙

 
责编: 陶影
   
版权所有:《公民与法治》杂志社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