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大会首页->媒体聚焦
分级诊疗,如何顺利“破冰”?
作者: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6-1-11 10:30:51
 

  报告原声

  深化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救治工作。

  没有分级诊疗,中国的医改就不可能成功。作为“十三五”医改的重头戏,“分级诊疗”的推进颇受关注。我省去年年底印发了《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唐山和邯郸两市率先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将在全省推开,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

  分级诊疗难在哪儿?如何才能推动分级诊疗顺畅地实现?在今年省两会上,分级诊疗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和热议的话题。

  “分级诊疗”实质破冰难点多

  分级诊疗,通俗讲就是让患者根据病情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小病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看,大病再转诊到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

  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一块硬骨头,也是促进我们医疗更加有序,解决现在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治本之策。

  苏振武委员十分关注分级诊疗的推进。他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余省份针对分级诊疗展开不同程度的探索,基层首诊难落地、老百姓就医习惯难改变、医院动力不足、医保杠杆效果有限及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等,都是实际操作中的难点。“从探索实践来看,构建分级诊疗,实现实质‘破冰’还有一段路要走。”

  他分析认为,当前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病种和病症难易程度缺乏科学的考量,基层医院病源少时该上转的不转,病源饱和时不该转的也转,增加患者的就医风险或就医负担,甚至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患者心存疑虑,不愿选择基层首诊。

  王娟委员说,最难的是人才。基层能留住让百姓信任的医生吗?基层优秀的全科医生严重缺乏,基层首诊后,能实现科学地分诊、转诊吗?

  实施分级诊疗要做好两件事

  “分级诊疗制度要顺畅实施,应该做好两件事。”省政协委员、唐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立国说,一是县、乡(镇)、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要全面提升,为百姓提供值得信任的医疗服务。二是政府的干预。

  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关键是在“人才培训”上下工夫。吴立国委员说,现在对县级医院的培训主要以项目为主,国家拨款给承担培训任务的省、市级医院,分名额给各个县。“经常是培训的项目我不需要,但也得派人去。而我最需要的培训没有。”吴立国建议培训资金直接分到县级医院,专款专用,让各医院自主安排培训项目。

  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机构最难的是留不住人才,“医学是发展最快的科学,哪怕博士毕业也要接受再教育,在职培训对医学人才非常重要,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去最基层就是担心缺少发展空间。”吴立国委员建议将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医护人员纳入到县级医院管理。

  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比如列出清单,明确不同级别的医院接诊哪些病种的病人;比如通过价格杠杆和医保报销比例引导患者基层就诊。

  建议对医院进行区域管理

  “医改不仅是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也是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苏振武委员建议从区域规划出发,组建区域性医院管理局,明确各级各类诊疗机构功能定位。

  他说,医疗机构被推入市场30多年,已经形成了带有明显逐利性的运行机制。为避免医院管理者挖空心思搞创收,应该建立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并制定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组建区域性医院管理局后,在政策层面,对区域内双向转诊的技术标准、管理程序等进一步细化。在管理层面,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差异化的管理,包括三级、二级、基层的绩效考核等,杜绝各级医院各自为战,进而形成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转诊有序的分级诊疗机制,使各级医院有序收治属于他们治疗的患者,真正将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让群众享受到比较好的医疗资源。

  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

  民盟河北省委在集体提案中指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诊疗观念,多年来病人就医以大医院和知名医生为首要选择,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取得群众信任,三级医院的专科特色不突出等。

  建议考虑各地医疗资源及布局的差异性,视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在强基层的同时,提高三级医院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病人的诊治水平。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统筹,避免同一区域内的同一专科重复设置,各三级医院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开展有专科特色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使现有医疗资源能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

  建议制定具体的双向转诊标准和约束制约机制,同时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依托信息平台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实现资源互通、共享,避免重复检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新农合、医保患者的报销机制。用经济杠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缓解大医院“看病难”,基层医院“吃不饱”的现状。加强分级诊疗的监督指导,确保各级医院诊治病种分流合理、就诊有序,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责编: 陶影
   
版权所有:《公民与法治》杂志社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